當身邊的孩子都已陸續長大獨立之後,也差不多步向了退休後的「第二人生」。
不再需要擔憂於孩子的教育、成長等問題,只有夫妻獨處的時間也相對的增加不少,不免讓人感到些許寂寞。
面對這段退休人生,不少人會選擇飼養寵物來排解寂寞的心情。飼養寵物不但能為心靈帶來慰藉,對於人們的健康方面也能帶來不少正面的益處。
在相關調查中,甚至發現到「養狗」的飼主,除了帶來身心上的健康改善,還觀察到「就醫次數減少」的結果。
一起來了解,毛孩們能為生活帶來的健康幫助吧。
年長者照顧狗兒,有助於維持規律作息
飼養小狗,必須抽空整理牠的活動環境,並且得定時餵食、陪牠玩耍與散步,為日常生活增加不少額外的工作。
不過,也因為這些瑣碎的工作,反而有助於培養年長者維持規律的作息習慣,像是──每天會習慣在固定時間餵食、陪小狗玩耍、帶牠出門散步。
當狗兒熟悉飼主之後,甚至會在固定時間催促飼主起床,晚上與飼主一起準備入睡,幫年長者養成固定規律的生活習慣。
帶狗兒散步,增加每天運動的機會
年齡增長之後,要避免腿部肌肉衰退帶來行動上的不便,最重要的就是養成固定活動的習慣。
飼養小狗後,每天都必須花時間帶牠出門散步,也幫年長者帶來活動的機會,養成定時活動的運動習慣。同時,比起自己一個人外出走路,帶著狗兒一起散步也有個伴在,讓人更有動力出門運動。
養狗能改善生活壓力,減少就醫次數
在美國一項研究中,對1036人高齡65歲以上、對生活感受到壓力的受訪者進行調查,比對與統計他們的就醫次數差異,結果發現──職業、收入、婚姻狀態、健康狀態等條件相同的人群中,所有人平均一年就醫次數為10.37次,而其中有養狗的人平均一年就醫次數僅有8.62次左右,比一般人減少1.75左右。而飼養貓咪、小鳥等其他寵物的飼主,就醫次數則沒有顯著的差異。
這項結果顯示,養狗確實能幫助年長者常保健康,減少患病就醫的次數。
除此之外,在日本的研究中也發現,當人與狗兒相處時,能促進副交感神經處於優位,讓人感受到放鬆與愉快的心情,有效幫助緩和生活中所累積的身心壓力。
飼養狗兒對於年長者的身心都有顯著幫助,可說是在「第二人生」中的最佳夥伴呢。
(延伸閱讀:令人困擾的頭皮屑與頭皮搔癢問題,原來是過敏所引發的症狀?)
(延伸閱讀:總是又油又貼,竟是落髮的徵兆?學習3種護髮對策預防落髮!)
參考來源:【高齢者とペット】高齢者が犬を飼うことで期待できる効果とは?
圖片來源:Photo-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