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體內的賀爾蒙變化,與男性相對穩定的狀態不同
終其一生都是處於不斷變動的「動態平衡」之中。除了每個月會有週期性的高低起伏之外,女性隨著年齡增長,從青春期步入到更年期的過程中,更會因為賀爾蒙的劇烈變化,使生理狀態大幅改變。
賀爾蒙的平衡直接影響了每個女性的健康。了解賀爾蒙對於女性的不同年齡層時期所帶來的相應影響與可能的不適症狀,可以幫助我們更有效管理自身的健康狀態。
女性的賀爾蒙起伏4階段變化與常見症狀
階段一:青春期(10~20歲左右)
女性的賀爾蒙分泌量會在青春期開始逐漸上升,並且在度過初經的不穩定時期後,很快達到高峰狀態。同時,在這段時期最容易因為賀爾蒙波動出現的症狀,主要有以下情況:
- 月經異常(包含月經量過少過多,以及經期週期過長過短等狀況)
- 經前症候群
會導致這些症狀,主要是由於子宮尚未發育完全,或是賀爾蒙的波動尚未達到平衡所引起。有些人也容易在10~20歲的時期發生經痛問題,直到20歲過後才逐漸改善。
階段二:成年期(20~45歲左右)
步入成年期之後,女性的賀爾蒙變化逐漸趨於穩定。這段時期最適合訂立懷孕育兒等家庭計畫。不過,也有少數人會在此時期出現「雌激素依賴性病症」,包括子宮肌瘤、子宮內膜囊腫、乳癌等相關疾病。
如果青春期不曾有經痛困擾,到了20歲過後才開始有經痛加劇的傾向,就要考量是否有罹患上述疾病的可能性。
階段三:更年期(45~50歲左右)
進入更年期後,由於卵巢功能的退化,會使得女性賀爾蒙分泌量大幅減少,與其同時也會伴隨許多生理上的不適症狀。
這是由於體內女性賀爾蒙不足,使大腦掌控自律神經的下視丘無法正常運作所導致。此時期,女性生理上容易出現各項與「自律神經失調」有關的症狀。包括倦怠無力、頭暈、熱潮紅、盜汗、心悸、憂鬱、焦躁不安……等各項生理與心理上的症狀。
階段四:停經後(50歲以後)
停經之後,由於體內缺乏女性賀爾蒙調節生理功能,使女性易罹患以下病症:
- 骨質疏鬆症
- 罹患腦中風、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上升
- 阿茲海默症
- 萎縮性陰道炎
建議女性朋友可以多加了解各年齡時期可能出現的生理症狀,提早做好防範與健康管理,並且盡量從食材中增加攝取天然賀爾蒙與鈣質等相關營養,才能讓身心維持在安穩健康的狀態。
(延伸閱讀:日專家:膽固醇攝取不足將導致女性賀爾蒙失衡,影響膚質與穩定情緒!)
(延伸閱讀:盜汗又熱潮紅,還年輕更年期卻來了!這3種情況造成更年期提早來臨?)
圖片來源:Photo-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