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期間的生活習慣,原來可能影響往後的更年期症狀?
日本資深助產師神藤多喜子提到,在日本傳統習俗中會由母親傳授給女兒生理期期間身體的保養方法。
遵循這些自古流傳的保養習慣,不但能讓生理期期間的經血代謝更順暢規律,也能降低未來發生更年期障礙的機率。
這些先人留下的傳統習俗也許不一定看似有道理,卻是過去的人累積無數代的生活經驗而成的智慧結晶。
從年輕時期遵循這些由助產師祖母與母親流傳下來的傳統習慣,讓神藤小姐持續了三十多年穩定而規律的生理期,不但每次皆準時於三天內結束,更直到55歲才正式進入更年期,並且至今沒有感受過任何更年期障礙的症狀。
建議生理期不順或是飽受經痛之苦的人,可以參考這些生活習慣,也許能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喔!
遵守4項生活習慣,幫助生理期恢復平衡規律
助產師神藤多喜子提到,要讓生理期保持穩定與規律,建議在生理期開始的三天內遵守以下4項生活習慣,特別是生理期開始的頭兩天,更要確實嚴謹的遵守,才能真正達到效果。
➤避免泡澡
生理期剛開始的前三天,要避免泡熱水澡。這是由於讓體溫大幅上升,將會導致經血量增加。建議生理期期間洗澡以沖澡方式為最佳。如果是單獨泡腳、泡手,或使用懷爐溫熱腹部等方式,則不受影響。
➤避免洗頭
生理期期間必須讓血液集中於腹部下方,才能順暢代謝掉經血與子宮黏膜組織。使用熱水洗髮再用熱風吹乾的動作,會讓集中在腹部下方的血液分散,導致經血代謝過程受到干擾。特別是生理期剛開始的前兩天,建議使用濕毛巾擦拭頭髮的方式清潔即可,盡量避免洗頭髮的動作。
➤避免睡午覺
生理期期間雖然要盡可能讓身體多加休息,但睡午覺的時間反而必須減少。這是因為睡午覺的習慣會讓身體在白天的新陳代謝降低,影響經血在白天排出的速率。
相對的,生理期期間的就寢時間應調整在晚上十點左右,如果太晚睡會導致身體一直處於活動狀態,使夜間的經血量增加,增加側漏的機率。
➤避免劇烈運動
生理期期間應避免劇烈運動,以及搬運重物等重勞力的工作。這些動作容易增加腹壓,增加子宮在生理期期間收縮時的負擔,使經血容易出現異常血塊。
在生理期期間運動時,建議以散步、伸展操、瑜珈等較為緩和的項目為佳,可以放鬆身體,也能幫助經血順利排出。
(延伸閱讀:日專家:膽固醇攝取不足將導致女性賀爾蒙失衡,影響膚質與穩定情緒!)
(延伸閱讀:盜汗又熱潮紅,還年輕更年期卻來了!這3種情況造成更年期提早來臨?)
圖片來源:Photo-AC
覺得文章實用嗎?趕快分享給出去吧!
或是到日本健康最前線 粉絲團按讚追蹤我們!精彩健康資訊不漏接!